地点
“江苏省苏州市” 相关资源
人物库 唐朝
邹绍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邓州新野(今河南新野)人。
肃宗至德二载(757)苏州,与刘长卿严维游。
代宗大历十二年(777)河南租庸判官
其后行迹无考。
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五、严维《留别邹绍先刘长卿》、张继洪州邹绍先河南租庸判官》。
全唐诗》存诗1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孙成中唐 ? — 78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8 【介绍】: 博州人字思退
孙逖子。
以荫累官洛阳长安,迁信州刺史,岁旱,发仓谷以贱价售民,故饥而不亡,诏书褒美。
苏州刺史
德宗贞元四年,改桂州刺史桂管观察使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朱放中唐 ? — 78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7或788 【介绍】: 襄州人字长通
初,居临汉水
后移居越州,隐剡溪镜湖间。
代宗大历中,嗣曹王皋江西,辟为节度参谋
德宗贞元初召为左拾遗,不就。
工诗,以清越萧散称。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8? 字长通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早年居襄阳,安史之乱中移居剡县代宗宝应广德间又移居山阴
德宗建中三年(782)征为江西节度参谋兴元元年(784)辞职,隐居丹阳
贞元二年(786)征为右拾遗,旋谢病返吴。
四、五年间卒于扬州
事迹散见《极玄集》卷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二六。
有诗名。
顾况称其“能以烟霞风景,补缀藻绣,符于自然。
……离声乐友之什,情思最切”(《右拾遗吴郡朱君集序》)。
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唐诗汇评
朱放(?
-约788),字长通襄州(今湖北襄樊)人,郡望吴郡(今江苏苏州)
初,居于襄州汉滨,后移家越州,在山阴有别业,与刘长卿皇甫冉皇甫曾、硕况及诗僧灵一皎然等为诗友。
建中中,嗣曹王李皋江西,辟为节度参谋,未儿罢归。
贞元二年,诏举韬晦奇才,召为左拾遗,赴命上都终未莅职,卒于广陵之舟中。
有《朱放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顾况《右拾遗吴郡朱君集序》
朱君能以烟霞风景,补缀藻绣,符于自然。
山深月清,中有猿啸,复如新安江水,文鱼彩石,历历可数。
其杳琼翛飒,若有人衣辟荔隐女萝,立意皆新,可创离声乐友之什,情思最切。
工诗,风度清越,神情萧散,作寻常之比。
李嘉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赵州人
字从一
进士第
秘书正字
坐事谪鄱江令,调江阴,入为中台郎
又出为台州刺史,复为袁州刺史
为诗丽婉,有齐梁风。
有诗集一卷。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从一排行二赵州(今河北赵县)人。
玄宗天宝七载(748)进士第历官秘书省正字监察御史
肃宗至德元载(756)鄱阳乾元二年(759)量移江阴上元二年(761)台州刺史
代宗宝应元年(762)罢任,漫游吴越
大历初入朝为工部员外郎司勋员外郎,六、七年(771、772)间出任袁州刺史
罢任侨居苏州,约卒于大历末
事迹散见《极玄集》卷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二一。
嘉祐有诗名,与钱起郎士元刘长卿并称“钱郎刘李”。
高仲武称其“振藻天朝,大收芳誉,中兴高流。
与钱、郎别为一体,往往涉于齐梁,绮靡婉丽,盖吴均何逊之敌也”(《中兴间气集》)。
今存《李嘉祐集》2卷,一称《台阁集》。
全唐诗》存诗2卷,《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
唐诗汇评
李嘉祐,生卒年未详,字从一起郡(今河北赵县)人。
天宝七载,登进士第
曾任秘书省正字奉使搜求图书。
肃宗朝,官遗补,贬鄱阳,移江阴
大历中,入朝为司勋员外郎
出为袁州刺史
卸任后屏居苏州
刘长卿严维等友善。
建中中,为台州刺史,卒。
有《李嘉祐诗》一卷。
全唐诗》编诗二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袁州自振藻天朝,大收芳誉,中兴高流,与钱、郎别为一体,往往涉于齐、梁,绮靡婉丽,盖吴均何逊之敌也。
如“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又“朝霞晴作雨,湿气晚生寒”,文章之冠冕也。
又“禅心超忍辱,梵语问多罗”,设使许询更出,孙绰复生,穷极笔力,未到此境。
《唐诗品》
嘉祐诗一卷,名《晏(台)阁集》,声偶畅达,悉谐平调,虽乏绮密之致,而刻削之风,殊能自远。
其在大历诸子。
品望虽微,而故家气味犹钉存者。
如“江花铺浅水,山木暗残春”,又“风摇近水叶,云护欲晴天”,又“暮色催人别,秋风待雨寒”,又“朝霞晴作雨,湿气晚生寒”,情理俱融,景象切至,可以为诗矣。
《批点唐音》
从一、文房中唐七言绝高者。
《载酒园诗话又编》
高仲武祢乍嘉祐“绮靡婉丽,涉于齐梁”,余意此由未见后人如温、李耳,犹舜造漆器而指以为奢也。
然《间气集》所载,殊亦平平。
余更喜其“风摇近水叶,云护欲霜天”、“无人花色惨,多雨岛声寒”、“能全季布,不道鲁连功”、“爽气遥分隔浦岫,斜光偏照渡江人”,殊有雅致。
按李诗绮丽不及日平之半,郑答曰“何事后来高仲武,品题《间气》未公心”,语亦良是。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顾况唐 727 — 82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人字逋翁
肃宗至德二载进士
善为歌诗,工画山水。
初为韩混江南判官
德宗时柳浑辅政,荐为秘书郎
素善于李泌,师事之,得其服气之法。
相,自谓当得达官,久之,迁著作郎,心不乐,求归于吴。
卒,作《海鸥咏》嘲诮权贵,大为所嫉。
德宗贞元五年宪司劾贬饶州司户,遂全家去,隐茅山自称华阳山人
有《华阳》。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7?—816? 字逋翁号华阳山人又号悲翁排行十二苏州海盐(今浙江海盐)人。
曾求知新亭监,监在盐官(即海盐)海滨,见《尚书故实》。
肃宗至德二载(757)进士及第。
代宗大历八、九年(773、774)于永嘉一带任度支盐铁转运使府下属官;十年,曾至江西,与李泌柳浑交往,吟咏自适。
德宗建中二年(781)至贞元二年(786),在镇海军节度使韩滉幕下判官
后随韩滉入朝,为大理寺司直
贞元三年柳浑辅政,顾为校书郎李泌继入,迁为著作郎(一说著作佐郎)。
贞元五年(789)、李相继去世,顾乃为众所排,贬为饶州司户参军
途经苏州杭州睦州信州,与当地刺史韦应物房孺复、韦攒、刘太真相唱和。
贞元十年苏州,定居茅山
曾来往湖州扬州宣州嘉兴常熟等地,约卒于宪宗元和十一年(816)
生平事迹见皇甫湜《唐故著作佐郎顾况集序》、《旧唐书·李泌》附《顾况传》。
顾况视诗歌为“理乱之所经,王化之所兴”,反对徒求文采之丽。
所作《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开白居易新乐府先声。
张为诗人主客》以白居易为广大教化主,列顾况为升堂。
其诗颇有纵横奇诡之作,皇甫湜言其“逸歌长句,骏发踔厉,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胁,意外惊人语非寻常所能及”(《顾况集序》)。
有明刻本《华阳》,内诗赋2卷、文1卷。
又《唐诗百名家全集》有《顾逋翁诗集》4卷。
今人王启兴、张虹有《顾况诗注》。
全唐诗》存诗4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4首,断句2。
唐诗汇评
顾况(约727-820),字逋翁自号华阳山人
云阳(今江苏丹阳)人,亦称苏州(今属江苏)人,或海盐(今属浙江)人。
至德二载,登进士第
尝求知新亭监,又为盐铁从事大历中粜盐温州
建中中,以大理司直润州节度使韩滉判官
李泌柳浑善,贞元三年柳浑为相,荐为秘书郎
李泌为相,转著作佐郎
五年卒,作《海鸥咏》嘲诮权贵,贬饶州司户
后归,隐于茅山,卒年九十馀。
有《顾况集》二十卷,己佚。
后人辑有《顾华阳集》三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四卷。
词学图录
顾况(727-815),字逋翁苏州人,与元结同时而略晚,亦新乐府作者。
有《竹枝》等词。
顾况(约727—约820) 唐代诗人。
字逋翁号华阳山人晚年自号悲翁
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
至德二年(757)进士历官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幕府判官著作佐郎,贬饶州司户参军
善画,著《画评》一卷,已佚。
全唐诗》存其诗四卷,《全唐文》存其文三卷。
有《华阳》。
曾在黄鹤楼游赏,作诗《黄鹄楼歌送独孤助》送别故人,“鄂州杂诗碑”录存该诗。
全唐诗补逸
顾况字逋翁海盐人
补诗一首。
字逋翁
苏州人
至德二年进士
校书郎徵。
著作郎
饶州司户参军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皇甫湜《唐故著作佐郎顾况集序》
中山泉,气状英淑怪丽……君出其中间,翕轻清以为性,结冷汰以为质,煦鲜荣以为词。
偏于逸歌氏句,骏发踔厉,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胁,意外惊人语非寻常所能及,最为快也。
李白杜甫已死,非君将谁与欤?
吴人顾况:词句清绝,杂之以诙谐,尤多轻薄。
著作郎,傲毁朝列,贬死江南
顾况志尚疏逸,近于方外。
时辈招以好官,以诗答之曰:“四海如今已太平,相公何用唤狂生?
此身还侣笼中鹤,东望瀛洲叫一声。”
顾况诗多在元、白之上,稍有盛唐风骨处。
《唐诗品》
诗天才不足,而问辩有馀,虽有骨气,殊乏风采。
其《补亡》诸诗,颇有流调可讽,然词旨不圆,终违机悟。
晚居华山自号华阳真逸
今观其诗,类非裁谢风尘,超脱凡径,此岂感贶于山灵者耶!
唐人诸古体,四言无论,为骚者太白外,王维顾况二家,皆意浅格卑,相去千里。
《大历诗略》
逋翁乐府歌行多奇趣,拟之青莲近似,但无逸气耳……其稍平正可法者却高。
顾逋翁歌行,邪门外道,直不入格。
查世沣《重刻顾华阳集序》
观其气度之磊落,诗笔之骏发踔厉,语必惊人,正孔门中狂者,故自称狂生
翁尝称皇甫堤为扬雄、孟某,翁即杨雄、孟某矣。
其祭陆端公文曰:“有书满屋,与人共分,破富为贫,好事日闻。
”何胸次之豁达开朗如是也!
翁盖自写其郁抑不平之气,借友人为杯酒耳,非狂者而能作如是语乎?
贺桂龄《重订顾华阳集序》
其文体与顾亭林先生有间,而骨力之苍雄、志气之豪迈,踔厉峻发,不可一世。
其源出于汤惠休,幽永善怀,如层波叠藻,虽渊澜未阔,而芳润相因。
行路悲歌,扣乐府之噤喉,傅齐梁之粉泽,六朝香草,犹胜晚季风华。
《诗学渊源》
乐府歌行颇著于时。
其杂曲长短句以体质自高,微伤于直率。
《补亡》、《拟古》诸作,犹落言诠。
间作绝句宫词,则殊不减王建,然已逗晚唐之先。
其乐府则齐梁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陆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吴人
代宗永泰元年,为同官主簿
大历十一年,在湖州与皎然、颜真卿等为诗联唱。
官至阳翟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一作陆渭,误。
苏州吴(今江苏苏州)人。
代宗永泰二年(766)任同官主簿
大历十一年(776)湖州,参预颜真卿、皎然等数十人之联唱,后结集为《吴兴集》10卷。
后官至阳翟
事迹散见颜真卿《靖居寺题名》及真卿等《与耿湋水亭咏风联句》,《元和姓纂》卷一〇,《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下》。
全唐诗》存联句1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刘长卿中唐 ? — 79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9或791 【介绍】: 河间人,一说宣城人河间为其郡望,字文房
玄宗天宝进士
肃宗至德中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因事下狱,贬南巴
代宗大历中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
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工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90? 字文房排行八宣州(今安徽宣城)人(见《元和姓纂》卷五、《极玄集》卷下),一说河间(今属河北)人(见《中兴间气集》卷下李季兰条),似均指其郡望。
早岁居洛阳
曾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
玄宗开元中即已应进士举,天宝后期始登第(《极玄集》谓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误)。
释褐长洲
肃宗至德三载(758)海盐
同年以事下狱,贬南巴,复勘后得量移。
代宗永泰元年(765)前后入
大历初检校祠部员外郎出为转运使判官,驻扬州
后擢鄂岳转运留后
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睦州司马
德宗建中初随州刺史
建中三年(782)李希烈叛,据随州长卿流寓江州
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
约卒于贞元六年(790)前后。
其事迹散见于《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二六、《唐才子传》卷二等处,颇多缺误。
今人傅璇琮主编之《唐才子传校笺》考辨较备。
刘长卿年辈与杜甫相若,早年工诗,然以诗名家,则在肃、代以后。
钱起并称钱刘,为大历诗风之主要代表。
平生致力于近体,尤工五律,自称“五言长城”,时人许之。
诗中多身世之叹,于国计民瘼,亦时有涉及。
其诗词旨朗隽,情韵相生。
方回云:“长卿诗细淡而不显焕,观者当缓缓味之。
”(《瀛奎律髓》卷四二)方东树云:“文房诗多兴在象外,专以此求之,则成句皆有余味不尽之妙矣。
”(《昭昧詹言》卷一八)唐人评长卿诗,尚多微辞。
高仲武云:“(刘)诗体虽不新奇,甚能链饰。
大抵十首已上,语意稍同,于落句尤甚,思锐才窄也。
”(《中兴间气集》)其后则评价日高。
陈绎曾至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
”(《唐音癸签》卷七引《吟谱》)王士禛则云:“七律宜读王右丞李东川
尤宜熟玩刘文房诸作。
”(见何世璂《然镫记闻》)其集称《刘随州》,一作10卷,一作11卷。
有《四部丛刊》本、《四部备要》本通行于世。
今人注本有储仲君刘长卿诗编年笺注》、杨世明刘长卿诗编年校注》。
全唐诗》存诗5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
唐诗汇评
刘长卿(?
—790左右),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河北献县),寓居京兆(今陕西西安)
天宝中,登进士第
至德中江东选补使崔涣选授长洲,摄海盐
因事陷狱,贬南巴
广德中,为监察御史
大历中检校祠部员外郎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为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睦州司马
德宗初年,擢随州刺史建中末去任,约卒于贞元五至七年间。
长卿擅长五言,尤工五律,自许“五言长城”。
有《刘长卿集》十卷,今存。
全唐诗》编诗五卷。
词学图录
刘长卿(?
-约789) 字文房
河间人
官至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诗工五言,有"五言长城"之称。
有《刘随州诗集》,词存《谪仙怨》一首。
长卿字文房
河间人
开元二十一年进士
德宗朝为监察御史检校祠部员外郎转运使判官
淮南鄂岳转运留后
随州刺史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长卿有吏干,刚而犯上,两遭迁谪,皆自取之。
诗体虽不新奇,甚能炼饰,大抵十首以上,语意稍同,于落句尤甚,思锐才窄也。
如“草色加湖绿,松声小雪寒”;又“沙鸥惊小吏,湖色上高枝”;又“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裁长补短,盖丝之颣欤!
其“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可谓伤而不怨,亦足以发挥风雅矣。
刘长卿郎中,皆谓“前有沈、、王、杜,后有钱、郎、刘、李”。
刘君曰:“李嘉祐郎士元,焉得与予齐称也!
”每题诗,不言其姓,但“长卿”而已,以海内合知之乎?
士林或之讥也。
长卿诗细淡而不显焕,当缓缓味之,不可造次一观而已。
刘长卿号“五言长城”,细味其诗,思致幽缓,不及贾岛之深峭,又不似张籍之明白,盖颇欠骨力而有委曲之意耳。
刘长卿集》凄婉清切,尽羁人怨士之思,盖其情性固然,非但以迁谪故,譬之琴有商调,自成一格。
《批点唐音》
刘公雅畅清夷,中唐独步
表曰“五言长城”,允矣无愧。
《批点唐诗正声》
刘长卿七、五言稍觉不协,以李、杜大家及盛唐诸公在前,故难为继耳。
唐诸公七言古诗当以李、杜为祖,故诸诗难看。
《艺苑卮言》
钱,刘并称故耳,钱似不及刘。
钱意扬,刘意沉;钱调轻,刘调重。
如“轻寒不入宫中树,佳气常浮仗外峰”,是钱最得意句,然上句秀而过巧,下句宽而不称。
刘结语“匹马翩翩春草绿,昭陵西去猎平原”,何等风调!
“家散万金酬士死,身留一剑答君恩”,自是壮语。
钟云:中、晚之异于初、盛、以其俊耳,刘文房犹从朴入。
盛唐俊处皆朴,中、晚人朴处皆俊。
文房气有极厚者,语有极真者。
真到极快透处,便不免妨其厚。
《全唐风雅》
黄绍夫云:刘文房登第于开元,正当玄宗盛时,与钱、郎颉颃。
诗格调清峭而词气深厚,“五言长城”语不虚也,不知者列之中唐,误矣。
《诗源辨体》
钱、刘五言古,平韵者多忌“上尾”,仄韵者多忌“鹤膝”。刘句多偶丽,故平韵亦间杂律体,然才实胜钱。七言古,刘似冲淡而格实卑,调又不纯;钱格若稍胜而才不及,故短篇多郁而不畅,盖欲铺叙而不能耳。
《诗源辨体》
五,七言律、刘体尽流畅,语半清空,而句意多相类。
《诗源辨体》
中唐五、七言绝,钱、刘而下皆与律诗相类,化机自在,而气象风格亦衰矣。
《骚坛秘语》
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
《唐诗善鸣集》
文房在盛、晚转关之时,最得中和之气。
《唐诗归折衷》
中唐诸家各有独至处,即各有偏蔽处,人皆知避之。
至于文房,则几无瑕可指矣。
嫌其有意炼饰,引人入平稳一路。
学者法此,一望雷同,黯然无色,有害于诗教不浅也。
故于文房诗,当赏其沉淡,去其平夷
《二刘诗叙》
文房钱郎中齐名,时称“钱刘”。
然刘诗温而钱微燥,刘诗纯而钱微驳。
故善读随州,则不第可该郎、钱,并可以洞视韦、之清深,旁通贾、孟之孤秀。
刘长卿诗能以苍秀接盛唐之绪,亦未免以新隽开中晚之风。
其命意造句,似欲揽少陵摩诘二家之长而兼有之,而各有不相及、不相似处。
其不相似、不相及,乃所以独成其为文房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
随州绝句,真不减盛唐
次则莫妙于排律。
排律惟初盛为工,元和以还,牵凑冗复,深可厌也,惟随州真能接武前贤。
《载酒园诗话又编》
刘有古调,有新声。
盛唐人无不高凝整浑,随州短律,始收敛气力,归于自然,首尾一气,宛若面语。
其后遂流为张籍一派,益事流走,景不越于目前,情不逾于人我,无复高足阔步、包括宇宙、综揽人物之意。
孟襄阳诗,亦有因语真而意近,以机圆而体轻者,然不佻不纤,随州始有作态之意,实溽暑中之一叶落也。
《唐诗成法》
唐七律,随州词藻清洁,抑扬反覆,有味外之味,最耐人吟诵。
但结句多弱,又多同,昔人谓才小,未必,但法律不精严耳。
《唐诗笺要》
文房诸律,如玉馔时花,有口目者共赏。
《唐诗观澜集》
文房五言,格韵高妙,绝处不减摩诘
《唐诗别裁》
中唐诗渐秀渐平,近体句意日新,而古体顿减浑厚之气矣。
权德舆文房为“五言长城”,亦谓其近体也。
《唐诗别裁》
中唐诗近收敛,选言取胜,元气不完,体格卑而声调亦降矣。
刘文房工于铸意,巧不伤雅,犹有前辈体段。
《小澥草堂杂论诗》
刘文房五言长律,博厚深醇,不减少陵;求杜得刘,不为失求。
《大历诗略》
文房古体概乏气骨,就中歌行情调极佳,然无复崔颢王昌龄古致矣。
《大历诗略》
文房固“五言长城”,七律亦最高,不矜才,不使气,右丞东川以下,无此韵调也。
《大历诗略》
文房诗为大历前茅,清夷闲旷,饶有怨思。
《瀛奎律髓汇评》
纪昀:随州五言骨韵天然,非浪仙文昌所可望。
随州七律,渐入坦迤矣。
坦迤则一往易尽,此所以启中,晚之滥觞也。
刘文房七律宗派,李东川色相华美,所以李辅辋川为一派,而文房又所以辅东川者也。
大历十子以文房为最。
……文房诗多兴在象外,专以此求之,则成句皆有馀味不尽之妙矣。
较宋人入议论、涉瑰趣、以文以语录为诗者,有灵蠢仙凡之别。
随州古近体清妙,可与王、孟埒。
若“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卷帘高楼上,万里看日落”,直摩少陵之垒,又不止请妙而已。
《艺概·诗概》
刘文房诗,以研炼字句见长,而清瞻闲雅,蹈乎大方。
其篇章亦尽有法度,所以能断截晚唐家数。
其源出于柳浑薛道衡
驰思波润,流音玉亮,尤工五律,当时号为“五字长城”。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以雅淡宣情;“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以雄浑取概。
暮帆夏口,寒雨巴邛,楚国苍山幽州白日。
“空江人语”,动石濑之吟;“川日寒蝉”,托江湖之想。
皆振采苍凝,体物弥工者也。
石梁湖》、《洞庭》、《京口》诸作,方之小谢,异曲同工矣。
《诗学渊源》
长卿诗务质实,尚情性,尤善使事。
格高气劲,自然沉着。
古诗句法,犹袭齐梁,而无秾纤之敝;近体五、七言,无杜老之峻峭,过白傅之高雅;其绝句则于江宁太白之外,独树一帜者也。
《诗境浅说》
盛唐之诗人怀古,多沉雄之作。
随州而秀雅生姿,殆风会所趋耶!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陆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吴郡吴人
陆馀庆孙。
工五言诗,为贺知章赏识。
代宗永泰中,官京兆府户曹
大历中,自朝议郎侍御史内供奉主客员外郎,转司门员外郎
性刚峻,不附权要,出为潮州刺史
不以远谪介意,但以诗酒自适。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陆馀庆之孙。
一作孙海,误。
代宗永泰中,为京兆户曹
后自侍御史主客员外郎
性峻不附权要,出为潮州刺史(《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下》作“湖州刺史”,疑讹)。
生平事迹散见《旧唐书·奉天县窦氏二女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下》、常衮《授陆海主客员外郎制》、《大唐新语》卷八、《唐诗纪事》卷三二。
长于五言诗,为贺知章所赏识。
其《题奉国寺》、《题龙门寺》诗,人推为警策。
全唐诗》存诗2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灵一唐 728 — 7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8—762 【介绍】: 唐僧。
广陵人俗姓吴
九岁出家,及冠受具足戒。
馀杭宜丰寺。
禅诵之暇,辄赋诗歌。
朱放张籍皇甫曾等为尘外友,酬赠甚多。
有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7—762 诗僧
俗姓吴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9岁出家,13岁削发。
扬州僧法慎学相部律,造乎精微。
初住越州会稽山南悬溜寺,常与僧友讨论佛教义谛。
后住扬州庆云寺,复住余杭宜丰寺。
曾著《法性论》,探究佛理。
工诗什,与当时诗人皇甫冉独孤及李纾朱放张继张南史陆羽严维皇甫曾徐嶷等为诗友,常相互唱和,过从颇频。
代宗宝应元年(762)十月,卒于杭州龙兴寺,36岁。
事迹见《毗陵》卷九《扬州庆云寺一公塔碑》、《宋高僧》卷一五。
其诗以写山林禅居生活与诸诗友酬寄赠送之作为多,诗风自然淳和,格律清畅,颇为人所称道,高仲武将其诗收入《中兴间气集》,刘禹锡称其为江左诗僧“导其源”(《澈上人文集纪》)。
有《灵一诗集》1卷,《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七》著录,今存,有明朱警刊《唐百家诗》本、清江标刊《唐人五十家小集》影宋书棚本,另有明抄《唐人诗集八种》本,分为上下二卷。
全唐诗》编其诗为1卷,凡42首又2句。
除一首与护国互见之诗外,皆为近体诗。
唐诗汇评
灵一727—762),俗姓吴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九岁出家,十三削发。
初师扬州法慎,后居若耶溪云门寺,又徙杭州宜丰寺。
李华朱放李纾张继皇甫冉张南史严维等为尘外之交,讲德论道,朗咏终日,酬和甚多。
终于杭州龙兴寺独孤及为撰塔铭。
有《灵一集》一卷。
全唐诗》编诗一卷。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广陵吴氏。
九岁即薙落。
弱冠受具。
遂习毗尼有成效。
家本货殖。
诸昆弟以侈靡相尚。
一独纳衣锡杖自若。
始从惟扬法𫺤师学相部律。
又依禅者隐空乾靖于会稽山南悬溜寺。
以讨论第一义谛。
或游庆云寺馀杭之宜丰寺。
而足迹不入俗姓之门。
天台道土潘志清。
襄阳朱放
南阳张继
安定皇甫曾
范阳张南史
吴郡陆迅。
东海徐嶷
景陵陆鸿渐
皆引分愿交。
扣襟尚友。
其所尤善者。
慧凝明幽灵祐昙一义宣
诚同门之三益。
住世之四衣矣。
然工辞章。
乐吟咏。
既著法性论。
或遇良辰胜境。
必掇笔申楮。
以遣兴趣。
好事者录之。
名间气集。
宝应元年冬十月十六日
示灭于杭州龙兴寺
寿三十五。
弟子以遗命。
行阇维法。
树浮图。
以表其地。
左卫参军李纾
嘉兴汤左金吾卫兵曹参军独孤反。
相与悼梁木之坏。
虑陵谷之迁。
刻石于武林山东峰之阳。
释灵一
姓吴氏
广陵人也。
神清气和方寸地虚。
与大和元精合其纯粹。
年肇九岁僻嫌朽宅决入梵园。
堕息慈之伦禀出家之制。
暨乎始冠受其具足。
学习无倦律仪是修。
示见谈笑。
明解脱。
示人文艺以诱世智。
初不计身中有我我中有身。
德全道成缘断形谢。
宝应元年冬十月十六日
寂灭于杭州龙兴寺
春秋三十五。
凡满十五安居。
临终顾谓弟子行茶毗法树小浮图焉。
左卫参军李纾嘉兴县汤左金吾卫兵曹参军独孤及
相与悼梁木之既坏。
虑陵谷之当迁。
后之人礼应真之塔婆。
昧应真之德行。
故刻石于武林山东峰之阳也。
一家富货殖。
既而削发。
推千金之产。
悉让诸孤昆弟。
所取者惟纳衣锡杖。
自尔叩维扬法慎师学相部律。
造乎微而臻乎极。
友善者慧凝明幽灵祐会稽昙一晋陵义宣同门三益作者七人也。
一咳唾尘境继日经行。
宴坐必择山椒树下
初舍于会稽山南悬溜寺。
接禅者隐空乾靖讨论第一义谛。
或游庆云寺
复居馀抗宜丰寺。
寺邻生丹山
门对佳境囧然独往。
暴风偃山正智不动。
巨浪沃日浮囊不飘。
于是著法性论以究真谛。
此一之了语也。
每禅诵之隙辄赋诗歌事思入无间兴含飞动。
潘阮之遗韵江谢之阙文。
必能缀之。
无愧古人。
循循善诱门弟子受教若良田之纳膏雨焉。
一迹不入族姓之门。
天台道士潘志清襄阳朱放南阳张继安定皇甫曾范阳张南史吴郡陆迅东海徐嶷景陵陆鸿渐为尘外之友。
讲德味道朗咏终日。
其终篇必博之以文约之以修。
量其根之上下而授之药焉。
一居寺高隅。
初无井泉
一旦呀然而涌喷金砂之溜于庭之左右。
挹之弥清𣂏之无竭。
盖精至之感矣。
诗行于世。
有选其尤者入间气集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独孤及《扬州庆云寺一公塔碑》
灵一)肤清气和,方寸地灵,与自然妙有合其纯粹……骚雅之遗韵,陶、谢之缺文,公能缀之。
《宋僧传•灵一传》
灵一)思入无间,兴含飞动,潘、阮之遗韵,江、谢之阙文,必能缀之。
灵一)尤工诗,气质淳和,格律清畅……与皇甫昆季、严少府朱山人、彻上人等为诗友,酬赠甚多。
刻意声调,苦心不倦,骋誉丛林。
《唐诗品》
一公诗虽复剪刻,弥精律调,要之泓泛微波,未胜皎然,而净密之致,终当独步。
如“月影沉秋水,风声落暮山”,又“水容愁暮急,花影动春迟”,又“孤烟生暮景,远岫带春辉”,皆有雅思可采。
林居静僻,游心象外,固宜有尔,超悟会心,尚在烟花山水之间,未能了入真境。
灵一为)越中云门寺律师,持律甚严,以清高为世所推,尤善声诗,与刘长卿皇甫冉严维相倡和。
杨凌中唐 ? — 79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虢州弘农人字恭履
代宗大历十一年进士第
与其兄杨凭杨凝大历中先后及第,时号三杨
善属文。
官终侍御史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90? 字恭履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其家于安史乱时移居苏州(今属江苏)
代宗大历十一年(776)进士第,历协律郎
德宗兴元元年(784)滁州,与韦应物唱酬。
贞元初官至大理评事,约卒于贞元六年(790)
生平见柳宗元《先君石表阴先友记》、《新唐书·杨凭》附传。
工诗文,与兄、凝齐名,号“三杨”。
柳宗元称其“少以篇什著声于时。
其炳耀尤异之词,讽诵于文人,盈满于江湖,达于京师
晚节遍悟文体,尤邃叙述,学富识远,才涌未已。
其雄杰老成之风,与时增加”(《杨评事文集后序》)。
全唐诗》存诗1卷。
唐诗汇评
杨凌,生年年不详,字恭履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南)人。
进士及第。
协律郎
兴元元年前后客滁州
官终大理评事
与兄凭、凝俱有文名,人称“三杨”,凌文名尤高。
有《杨评事文集》,柳宗元为之序,已佚。
全唐诗》存诗一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字恭履,最善文章,大历中,与兄冯(凭)、凝踵进士第,时号“三扬”。
顾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吴人
代宗大历中以画游诸侯之门。
每画,先贴绢数十幅于地,多研墨汁及诸彩色,绕绢走十余圈,取墨汁泻绢上,次倾诸色。
乃以长巾一头覆于所泻处,使人坐压,己执巾角而曳之。
回环既遍,然后以墨笔随势开决,峰岚岛屿,妙不可言。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卢东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幽州范阳人
代宗大历中,历太常博士考功员外郎
好谈经济之略,常以王佐自许。
韩会、张正则、崔造为友,人称四夔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纾唐 731 — 79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陇西狄道人字仲舒
李希言子。
性通达,善恢谐,以放达蕴藉称。
初拜秘书省校书郎大历初中书舍人
德宗时,由礼部侍郎选为同州刺史,擢兵部侍郎高邑伯
吏部侍郎,年六十二卒,赠礼部尚书
奉诏为《兴元纪功述》及郊庙乐章,论撰甚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31—792 字仲舒排行十七赵州(今河北赵县)人。
李纵之弟。
玄宗天宝末校书郎肃宗至德初避地苏州
代宗广德元年(763)左补阙大历中累迁中书舍人
德宗建中元年(780)虢州刺史三年任礼部侍郎四年知贡举
兴元元年(784)兵部侍郎封高邑伯
贞元六年(790)吏部侍郎八年卒。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有文名,为李华所知,与包佶并称“包李”。
贞元四年(788)德宗与群臣唱和,诗列为上等。
刘禹锡称其诗为“高韵”(《董氏武陵集序》)。
全唐诗》存诗13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张南史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幽州人字季直
工弈棋。
后折节读书,遂入诗境。
肃宗时仕为左卫仓曹参军
后避乱居扬州,难平再召,未及赴而卒。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季直排行二幽州(今北京)人。
玄宗天宝末任试左右卫仓曹参军
肃宗至德元载(756)避地苏州,后闲居扬州
代宗大历中移居宣州宣城
德宗建中初贞元二年(786)前再召,未赴,卒。
事迹散见《中兴间气集》卷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四一。
南史本为弈棋者,中年折节学文。
高仲武赏其“已被秋风教忆脍,更闻寒雨劝飞觞”句为“物理俱美,情致兼深”(《中兴间气集》卷下)。
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2句。
唐诗汇评
张南史,生卒年不详,字季直幽州(今北京西南)人。
善弈棋,中岁苦节学文,遂入诗境。
曾任左卫仓曹参军
安史乱起,避难居婺州,后寓居杨子
大历十一年前后,移居宣城
曾再被徵召,因病,未赴任,卒,窦常李端有诗悼之。
南史刘长卿钱起皇甫冉、耿炜、灵一朱放等交往唱酬,与李纾尤善。
有《张南史诗》一卷。
全唐诗》存诗一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南史好弈棋,其后折节读书,遂入诗境。
李端哭之云:“谏草文犹在,围棋智不如。”
中岁感激,始苦节学文,无希世苟合之意,数年间稍入诗境。调体超闲,情致兼美,如并、燕老将,气韵沉雄,时少及之者。
《大历诗略》
季直五言高格,可匹懿孙张继),非戎昱诸人所及。
释法烱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广州开元寺
行头陀。
尤勤至。
古有钟。
海坛练门江内。
每月望。
大潮退。
则蒲牢出泥涂中。
其隙可容一人。
如此则钟之大可知矣。
大历中
构楼其寺。
心欲登此钟。
以作佛事。
先设大斋会。
众诵神祝使小僧没水。
诣龙宫通意。
既而小僧持珠三颗。
出水报曰。
钟以镇海
不可得也。
欲致钟。
而得珠。
盖物有不可必者。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志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湖州长城下若人,俗姓钱名俨字志鸿
少出家于石门乡寺。
具戒后,往苏州道恒习经。
因感前人释《南山抄》否臧无准,遂集四十余家解律之言,成《搜玄录》二十卷。
代宗大历间澄观为作序。
春秋一百有八岁,敕署长寿大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姓钱氏
湖之长城下若人。
本名俨
志鸿字也。
少出家于乡里之石门寺
即梁之静林寺也。
纳具后。
茂苑道恒师
研覈律部。
昙清省躬相切磋。
意以为先德之释南山钞。
未尽善。
乃著搜玄录二十卷。
尽囊括大慈灵岩已下。
四十馀家之说。
华严疏主澄观
大历间
为作序引。
以冠其首。
春秋百有八岁。
矣尚无恙。
诏号长寿大师
世不敢以名而以字。
则其尊之可知。
释志鸿
俗姓钱氏
湖州长城下若人。
本名俨
志鸿字也。
少出俗于石门乡寺。
则梁静林也。
削染受具讫。
茂苑道恒师盛集研覈精微。
昙清省躬互相切磋。
卒成洪绪。
然慊先德释南山钞。
商略不均否臧无准。
捕蝉忘后补衮不完。
囊括大慈灵崿已下四十馀师记钞之玄。
勒成二十卷。
号搜玄录
大历中华严疏主澄观披寻。
乃为序冠于首。
然其解判不无所长。
其如科节繁碎是其短也。
春秋一百有八岁。
敕署为长寿大师焉。
近世止行其字而已。
今双林累遭兵革。
加以水潦碑碣失踪。
閟于言行也。
吁其俨公氏族本生。
必与南山律师相同。
亦为美事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施士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吴人
通晓《毛诗》,兼善《左传》,以二经教授
代宗大历中四门助教博士,秩满当去,诸生乞留,凡十九年,卒于官。
有《春秋传》。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大川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汉州栖贤寺僧也。
寺旧号灵异。
先有深藏者。
持律不谨。
乃为神人掷于山下可七里。
而仅伤足一趾。
以警之。
卒惩艾为善人。
大历初
北山倏变黄金色。
岩石之文。
皆如楼阁。
有佛菩萨行道状。
脩四圣种法于其间。
绵竹之人。
莫不敬事。
一旦出死于檀越象。
檀越为治丧仪甚备。
灵舆方举。
而双鹿忽前引归其寺。
然亦不知其鹿何自至也。
舆及门阈。
寺额无故陨地。
远近惊叹。
故其寺辟祠。
以奉其像焉。
释大川
不知何许人也。
沈默自居节操弥厉。
戒无竁穴言不浪施。
汉州栖贤寺行四圣种法。
克苦既增川也其乐也泄泄。
绵竹之人无夙少率皆宗奉。
及乎终也卧于寺外白衣具床榻相率舁归寺中。
务营丧礼。
方当尸举无何双鹿引前若驺导焉。
始履门阈。
寺额奋然陨地远近惊叹。
又此山灵异不容粗鄙。
有僧深藏者。
不谨愿。
多所违犯。
神人掷于山下可七里许。
唯伤足指。
从此无不悛革守戒者。
大历初北山变成黄金色。
上有楼阁菩萨行道。
斯须之间万形千状。
素居此寺与地俱灵。
留影供养如事灵祠焉。
闽城法烱者。
未详何许人也。
行头陀法克苦克勤。
激劝闽人辞气刚直。
海坛练门江内有巨钟。
相传云。
昔有人往广州慕铸信鼓。
巨舰至此忽值风涛沈溺。
每月望日其潮大至。
水退其蒲牢乃出。
可容一人。
从中穿过约其周围径一丈馀。
大历中欲出此钟。
先于开元寺设大会斋。
诵咒令一小僧诣龙宫乞钟。
于人世击扣以警晨昏。
小僧见海神曰。
我惜以镇海
别与小珠三颗为信。
当尔时小僧有如梦觉。
珠在手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杜佑唐 735 — 812
相关著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5—812 【介绍】: 京兆万年人字君卿
杜希望子。
嗜字,该涉古今,学以富国安民之术为宗。
初以父荫补济南参军,累擢度支兼和籴使。
时方军兴,馈运之务,悉委于
户部侍郎判度支
德宗建中初,赋无所出,上议,以为救弊莫若省用,省用则省官
卢杞所恶,出为苏州刺史,不行,改饶州
历迁岭南淮南节度使
贞元十九年,拜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二十一年王叔文革新政治,度支诸道盐铁转运使叔文自为副使
叔文败,亦解除使职
德宗、顺宗卒,两摄冢宰
累进司徒,以太子太保致仕。
卒谥安简
撰有《通典》。
字君卿
京兆万年人
贞元三年累拜尚书左丞
刑部尚书
十九年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元和元年册拜司徒
封岐国公
七年薨。
年七十八。
太傅
谥安简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曲信陵中唐 ? — 794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94? 苏州(今属江苏)人。
家于太湖洞庭山
德宗贞元元年(785)进士第,同年又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
六年仕为舒州望江县,卒于任所。
白居易秦中吟·立碑》诗称其“在官有仁政”。
深受县民爱戴。
晚唐萧缜有《前望江曲令颂德》诗赞美其政绩。
生平见《容斋五笔》卷七《书曲信陵事》、《唐才子传》卷五。
全唐诗》存诗6首,残句2,多咏恬淡闲退情怀,当为登第前所作。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